🇺🇸 美股市场
精选报告

Figure AI公司分析报告(未上市)

N/AFigure AI
Private
2025/11/13

核心结论摘要

Figure AI开发人形机器人,估值395亿美元。计划生产10万台机器人,Figure 02已部署在宝马工厂。获得微软、OpenAI、英伟达和贝索斯的大力支持。

完整分析报告

📜滚动查看更多报告内容📜

公司信息
- 所属行业: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 子行业: 人形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
- 成立时间: 2022年
- 总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
- 公司状态: 私营公司(未上市)
- 公司简介: Figure AI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旨在商业部署于制造业、物流业及其他行业。该公司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已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部署,并获得了主要科技和汽车公司的支持。

最新进展与里程碑 (2024-2025)

【最新融资与估值】
- 当前估值: 395亿美元(2025年2月,融资洽谈中)
- 融资额: 预计15亿美元(C轮融资)
- 领投方: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 上一轮融资: 6.7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26亿美元(2024年2月)
- 估值增长: 一年内增长15倍(从26亿美元增至395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
- 科技公司: 微软、OpenAI初创基金、NVIDIA、英特尔资本
- 风险投资: Parkway Venture Capital、Bezos Expeditions、ARK Invest、Align Ventures
- 知名个人: 杰夫·贝佐斯(通过Bezos Expeditions)
- 战略伙伴: 宝马制造(BMW Manufacturing)

【产品开发】
- Figure 02: 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部署于宝马工厂
- OpenAI 合作: 合作开发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代AI模型
- 微软 Azure 集成: AI训练、存储和计算基础设施
- 能力: 自主导航、物体操作、通过演示学习
- 生产目标: 计划在未来四年内生产10万台机器人

【商业部署】
- 宝马合作: 首个用于汽车生产的商业协议
- 部署地点: 宝马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制造工厂(2024年1月)
- 应用场景: 汽车装配任务、质量控制、物料搬运
- 行业焦点: 目标是制造、物流和零售领域

【技术栈】
- AI 模型: 与OpenAI合作开发,用于机器人认知
- 硬件设计: 专有人形设计,为工业环境优化
- 云基础设施: 微软Azure,用于持续学习和更新
- 安全系统: 先进的碰撞避免和人机交互协议

关键投资亮点

- 估值爆炸性增长: 仅12个月内从26亿美元增长15倍至395亿美元
- 蓝筹股支持: 投资方包括微软、OpenAI、NVIDIA、杰夫·贝佐斯、ARK Invest
- 真实商业部署: Figure 02机器人在宝马生产设施中运行
- 战略合作关系: OpenAI(AI模型)、微软(云)、宝马(商业部署)
- 巨大的潜在市场: 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将超过1500亿美元
- 规模化生产计划: 计划在四年内生产10万台机器人,展示了制造雄心
- 技术领先地位: 与OpenAI的合作提供了尖端的AI能力
- 先发优势: 首批部署商用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 行业验证: 宝马合作证明了商业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潜力

主要风险因素

- 估值过高: 395亿美元的估值相对于当前有限的产量引发了泡沫担忧
- 市场规模未经证实: 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初期,大规模采用存在不确定性
- 技术复杂性: 硬件开发面临重大的工程挑战和延期
- 制造挑战: 扩大到10万台需要巨大的生产能力
- 竞争激烈: 面临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1X Technologies、Agility Robotics 的竞争
- OpenAI 依赖风险: 2024年末离开OpenAI合作关系,转而开发内部AI
- 资本密集度高: 机器人硬件需要巨大的资本进行研发和制造
- 监管不确定性: 全球工作场所机器人监管仍在演变中
- 经济敏感性: 经济衰退期间企业资本支出波动较大

投资机会分析

【面向合格投资者】
- 二级市场渠道: 极其有限,大部分股份被早期投资者锁定
- 最低投资额: 鉴于高估值和有限的流通量,通常为50万美元以上
- 流动性考量: 流动性极差,预计持有期为5-10年
- 估值担忧: 395亿美元的估值需要巨大的收入增长来证明其合理性
- 风险-回报概况: 成功IPO后有潜力获得2-5倍回报,但若炒作消退则有80%+的损失风险

【市场动态】
- 人形炒作周期: 估值反映了对人形机器人的最高热情
- 技术里程碑依赖: 价值高度依赖于实现生产和部署目标
- 竞争加剧: 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初创公司都瞄准同一市场
- 现实检验风险: 公开市场可能对硬件公司给予更保守的估值

【IPO 前景展望】
- 潜在时间表: 如果公司实现生产里程碑,2026-2027年有可能
- 市场条件: IPO成功取决于机器人行业情绪和可比公司的表现
- 估值预期: 公开市场估值可能在250亿至500亿美元,取决于收入牵引力
- 盈利路径: 必须证明清晰的单位经济效益和盈利路径

【投资建议】
- 当前评估: 避免以395亿美元估值入场 - 风险极高且商业模式未经证实
- 投资者适用性: 仅适用于能够承受全部损失的超高净值人士
- 主要担忧:
- 估值与当前收入和生产水平脱节
- 人形机器人市场在商业规模上未经证实
- 来自资源更丰富参与者(特斯拉)的激烈竞争
- 制造规模化是资本密集型且风险极高
- 更好的切入点: 等待公开市场或业务取得重大去风险化进展

总体评估

- 公司成熟阶段: 早期商业阶段,具有极高的增长预期
- 风险水平: 极高(未经证实的市场、估值过高、硬件执行风险)
- 投资期限: 极长期(7-10年,价值被毁灭的可能性很高)

【最终总结】

Figure AI代表了当今科技领域最具两极分化和风险最高的私人投资机会之一。该公司从2024年2月的26亿美元估值在短短12个月内飙升至395亿美元,反映了人形机器人炒作的顶峰,但引发了对估值可持续性和业务基本面的严重质疑。

从表面上看,Figure AI已经累积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资历。公司已获得包括微软、OpenAI、NVIDIA和杰夫·贝佐斯在内的一线支持者的投资。它已将Figure 02机器人部署到宝马的斯帕坦堡工厂,展示了真正的商业牵引力。与OpenAI(用于AI模型)和微软(用于云基础设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尖端技术。该公司在四年内生产10万台机器的雄心显示了规模化意图。

然而,这些积极因素被对估值、市场准备度和执行风险的严重担忧所压倒。一家目前产量极少、单位经济效益未经证实的公司,其395亿美元的估值难以证明其合理性。相比之下,拥有数十年机器人经验且技术更先进的波士顿动力,其估值远未达到这一数字的一小部分。人形机器人市场虽然理论上前景广阔,但在商业规模上仍未得到证实。关于投资回报率、可靠性以及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是否能与专用工业自动化竞争的疑问依然存在。

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制造10万台精密人形机器人需要Figure AI仍在开发的资本、供应链管理和制造专业知识。硬件业务在实现盈利规模化方面臭名昭著的困难,Peloton和GoPro等公司的困境就是证明。资本密集度是巨大的,而硬件的利润率通常很薄,尤其是在早期生产量时。

竞争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特斯拉的 Optimus 项目,背后是几乎无限的资本和制造能力,构成了致命的竞争威胁。波士顿动力、1X Technologies(由OpenAI支持)、Agility Robotics等公司都在争夺同一市场。Figure AI决定放弃与OpenAI的合作关系,转而开发内部AI,增加了执行风险,并移除了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

投资案例要求相信Figure AI能够成功制造10万台设备,实现强劲的单位经济效益,与特斯拉和老牌机器人公司竞争,并增长到395亿美元的估值。这要求在一个以承诺落空和技术挑战而闻名的行业中,几乎所有事情都顺利进行。该公司需要在未来3-5年内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和高利润率——以当前估值来看,这种结果似乎不太可能。

对于投资者来说,情况很明确:以395亿美元的价格,Figure AI代表了一个极差的风险-回报组合。该估值反映了对人形机器人的最大乐观情绪,但缺乏可持续商业模式或竞争差异化的最少证据。尽管技术令人印象深刻,愿景引人注目,但价格反映了远超基本面的投机。即使在2026-2027年成功IPO,估值也可能在250亿至400亿美元之间,从当前的二级市场价格来看,回报极低甚至为负。

只有能够承受100%投资损失、对人形机器人有极端信心的超高净值人士,才应考虑在当前估值下进行任何形式的曝险。对于几乎所有投资者来说,Figure AI都应该避免,直到公司展示出显著的收入牵引力、单位经济效益和生产规模——或者直到估值重置到反映实际业务绩效而非炒作周期的更合理水平。

更明智的做法是等待公开市场,在那里估值纪律和透明度将提供更好的切入机会。如果Figure AI成功,一旦业务得到证明,将有机会以更合理的估值进行投资。如果它陷入困境,投资者将避免在2020年代最具投机性的私人投资之一中遭受巨大的资本损失。

【免责声明】
本分析仅供参考,涉及一家私营机器人公司。股票不向公众开放交易。投资机会极其有限,仅限于成熟合格投资者。机器人硬件投资带有特殊风险,包括技术失败、制造挑战、市场采用不确定性、激烈竞争和资本密集度。395亿美元的估值代表着与当前基本面脱节的极端投机。这不构成投资建议。本分析反映了对估值过度化和执行风险的担忧。

【合规声明】
所有信息均基于公开来源、新闻稿和行业分析。私营公司估值是基于报告的融资谈判的估计,可能不反映已完成的交易或实际市场价值。机器人市场预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投资者应进行彻底的尽职调查,咨询独立顾问,并理解早期阶段的硬件公司经常失败或表现不佳。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全部资本损失的风险是巨大的。

投资概要

投资评级:
未上市公司 - 不可公开交易
价格区间:不适用 - 未上市公司

主要投资亮点

  • 估值一年内从26亿美元飙升至395亿美元(增长15倍)
  • 最新融资轮(2025年)筹集15亿美元
  • 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已部署在宝马制造工厂
  • 计划未来四年生产10万台机器人
  • 获得微软、OpenAI、英伟达、贝索斯、ARK Invest支持

主要风险因素

  • 相对于当前产量估值极高
  • 人形机器人市场在规模化方面仍未经验证
  • 硬件开发复杂,时间线长
  • 来自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等的竞争
  • 离开OpenAI合作转向内部AI开发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Figure AI (N/A) - 极智投研 - AI股票分析平台 | 一键洞察投资价值 | 专业投资研究报告| 专业可靠| AI Stock